每次聽到這首歌,都會有一種很像福音歌曲的感覺。
傳統的福音歌曲通常是中規中矩的節拍和平靜安寧的旋律,
佐以簡單的伴奏(大多是鋼琴)。奇特的是,
少了華麗的編曲和激情的伴奏,
這些福音歌曲縱使詞曲簡單平淡,卻總是有着不可思議的撫慰療效。
這首Rose就是有着這樣撫慰心靈的療愈效果,
以小調為基礎的作曲,有別于大調的明亮開朗,讓人聼了立即身心歡快,
個人感覺小調有如寒冬中的暖陽,值得閉上眼睛細細品味它的美妙
在詞曲配合之下,頗爲呼應了一種愛是需要各種經歷的淬練才能有所體會
苦盡甘來的感覺。而且前奏一出來,那麽簡單又安定的和絃,
讓人想放慢步伐駐足聆聽。
原唱Bette Midler(貝蒂米勒)電影 The Rose台譯「歌聲淚痕」同名主題曲
已經忘記第一次聽到The Rose是什麽時候,也從來沒有費心研究過其來由和原唱是何許人
最近才去查詢原唱是Bette Midler(貝蒂米勒)長期以來一直認為是Amanda McBroom原作原唱
之所以沒有特別想去了解歌曲背景的原因,是因爲這首歌曲不論誰唱都會好聽,獨唱好聽,多部和聲
也很好聽,只要能夠體會詞曲含義,發自内心的唱,都可以很好聽。這首歌偉大的地方便是,並不是
只為某位搖滾明星量身定做,或者只屬於那些高高在上的聲樂家,而是為所有聼過它的人而作,是屬
於每一個哼唱它的人的。一首短短三分多鐘的歌,如此簡單的旋律,卻能夠感動世人超過30年,由衷
佩服詞曲作家深厚的功力。
日本流行歌手Aoi Teshima (手嶌葵)及有沖繩癒療系歌姬美譽的Rimi Natsukawa(夏川里美)在鋼琴樂手
Hiroko Kokubu国府弘子的伴奏下,也表演過這首曲子
手嶌葵聲音有點虛,我對他不了解‧當然是有可能要為了與夏川里美配合下所作的改變;
但在後段兩人合唱的部分卻是搭配的相當合諧
不長進的愛爾蘭男孩團(好像已過了男孩的年紀了吧)
Westlife西城男孩在2006發行的口水歌專輯The Love Album裡也有收錄。
看來轉型也不是很容易,所以乾脆直接解散會是比較好的選項
以唱電影空中監獄主題曲How Do I Live成名的Leann Rimes(黎恩萊姆絲)
1997這張You Light Up My Life: Inspirational Songs也有收錄
是的你沒看錯,我也沒引用錯誤;上圖這的確是1997年當時才26歲的Leann Rimes
到底是女大十八變或是?就不研究了(照片取自網路)
The Rose
個人認為最好的版本是原作Amanda McBroom收錄在DREAMING(夢境)這張1985發行的個人專輯內的第
三軌,因為由原作者唱來更有感情,加上錄音一流 ,是一張名符其實的發燒片
幾乎每家音響專賣店都有提供顧客聆聽及測試之用或是愛好音響的發燒友更是人手一片
相信DREAMING應該是台灣史上測試女聲CD最為暢銷的一張
近年還發行的XRCD 與180克LP版本供發燒友選購